首页

日本yapoo

时间:2025-05-28 17:43:02 作者:(侨乡新貌)“潮侨农”融合 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出圈” 浏览量:28028

  中新社汕头5月28日电 题:“潮侨农”融合  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出圈”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广东汕头市以侨乡特色闻名的隆都镇前美村火热“出圈”,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沉浸式感受潮汕文化、华侨文化和乡村文化魅力。

  近日,前美村保护传统村落和发展文旅产业的经验做法入选了去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典型案例。记者5月28日走访了前美村。

5月28日,在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前,游客正在拍照。林大森 摄

  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位于前美村。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姚望新介绍,前美村是著名侨乡,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现有户籍人口六千多人,而海外乡亲达一万多人。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占地2.54万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

  姚望新称,目前前美村以陈慈黉故居为载体,致力打造全国侨文化示范基地,推动“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

  “以前陈慈黉故居文化要素比较单一,现在每天都有油纸灯笼制作、英歌舞、潮剧、侨批等非遗展示,还有沉浸式互动剧体验等多样文旅业态融入,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潮侨文化魅力。”隆都镇妇联主席蔡桂涵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隆都镇“串珠成链”的工作思路,加快推动“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陈慈黉故居、“十八榕”等人文景观与和美花海生态园等农业园区相互促进,形成“潮侨农”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研学线路。

5月28日,广东汕头著名侨村前美村,老手艺人展示潮汕油纸灯笼制作。林大森 摄

  蔡桂涵说,近年来,当地深入挖掘“古村落、潮文化、侨文化”,通过与汕头大学等高校专业团队合作,深入各村调研,走访老艺人、老村民,收集散落民间的非遗、民俗和手工艺资料。同时搭建线上平台,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渠道,全方位展示潮汕文化、侨乡文化和农业特色。

  前美村统一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在该村番石榴、青枣、莲雾、小麦、水稻等一批标准化水果、粮食种植基地,农耕体验、田园观光、自摘蔬果的生意十分红火,同时带旺了沿线的农家乐、民宿、茶舍。

  前美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村落、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吸引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2025年“五一”假期,隆都镇接待游客逾32万人次,总营业额超1600万元人民币。

  陈慈黉故居讲解员告诉记者,在侨乡的文旅工作中,有很多让她难忘的故事。不少侨胞踏入故居,看到熟悉又陌生的老宅会红了眼眶。曾有一位年逾古稀的侨胞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澄海是他儿时的故土,虽远在海外,梦里都常回来。那一刻,年轻的讲解员真切感受到侨乡文化的纽带力量。前美村常年接待外地商会、侨团,客人们对前美村“潮侨农”文旅融合发展称赞不已,留下了“前美(村)后也美”的佳句。(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漫话“龙抬头”:为何此时要理发?

参加诗会的小诵读者、石河子第九小学学生樊璠说:“通过参加今天的活动,我对有着‘诗歌之城’美誉的石河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热爱,也接触和学习到了更多中华优秀诗歌文化,受益匪浅。”

龙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中秋月与超级月亮喜相连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会上提出“零碳新基建”的解决方案,即通过科技创新、新型商业化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升级。在他看来,电池是“零碳新基建”的核心要素,必须实现可循环。

(经济观察)热门中概股密集发布三季度业绩 “超预期”成关键词

时至五月,森林里绿意盎然。程艳置身一片落叶松林里,踩着松软的植被,为松树贴上保护胶条。为了不让松毛虫侵害松林,她每天都会在山林里巡查。

(经济观察)中国酝酿新监管措施 推动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哈尔滨展示中心展出的金漆镶嵌精品有屏风、牌匾、器皿、摆件、家具等多个品类,制作技艺精湛,设计独具匠心,全方位地展示了这一古老技艺的辉煌与魅力。(完)

以批准同黎真主党的停火协议 但称将保持行动自由

在柬埔寨,中方资助的扶贫示范村项目实施以来,不少当地贫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党际交流。随着两国政党间合作的加强,我们获得了很多学习中国扶贫举措的机会,中国扶贫经验正在柬埔寨开花结果。”参与两国扶贫合作项目的谢莫尼勒说,“中方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扶贫经验,让我深受感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